栏目: 中国民俗文化 作者:佚名 热度:
“铁芯子”展示
太平鼓表演 裴 强
展现非遗之美,传承文化之根。2023年春节至元宵节期间,甘肃省非遗保护领域深度融入“文化进万家 旅游迎新春”百日攻坚活动,组织开展了内容丰富的非遗展示展演系列惠民活动,活态呈现陇原大地独特的年俗礼仪,擦亮文旅名片,表达了陇原儿女在新的一年对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和对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深深祝福。
临夏市图书馆联合临夏市博物馆在临夏地质公园举办了“非遗传承有我”主题活动,组织孩子们一起画彩陶、剪纸、诗朗诵等。有关人士为大家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讲述非遗传承人作品和技艺背后的故事,还就剪纸和绘制陶器进行指导演示及问题解答。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彩陶上勾勒花纹,妙手剪出团花窗花等多幅剪纸作品。生动有趣的活动为传承推广地方民俗文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良好空间。
在庆阳市西峰区兰州路街道九龙南路社区举办的“品味庆阳非遗 感受民俗魅力”——中外友人迎新春文化联谊活动中,邀请当地从事教育事业的外籍人士,与剪纸、香包刺绣传承人及社区居民代表欢聚一堂,共同体验非遗技艺,感受新春年味。庆阳香包传承人赵丽珺,剪纸传承人马路、张锐利等,讲述了香包、剪纸的制作流程,手把手指导大家创作,现场气氛热烈喜庆、其乐融融。此次活动,既让外国友人更加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同时丰富社区文化生活,营造了喜庆祥和的新春氛围。
临夏州彩陶馆(博物馆)邀请了非遗项目“景泰蓝掐丝珐琅画”县级传承人王芳雄,携手30余名青少年开展了“博物馆里寻年味”春节系列活动——“兔”发奇想·制作非遗掐丝珐琅,不仅让孩子们体验了掐丝珐琅画的制作过程,了解和感受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大精深的魅力,也让传承和发扬非遗保护的种子在他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红红火火过大年少不了剪纸、贴窗花。为烘托节日气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定西市举办了“点亮陇西堂·窗花映千祥”陇中窗花精品展。惟妙惟肖的作品将传统文化用剪纸的手法表现,展现出民间剪纸的独特魅力,寓意新时代新风貌和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
平凉市庄浪县紫荆广场上锣鼓喧天,九龙腾飞,气势磅礴,气氛热烈,传统地摊儿社火展演活动火热进行,吸引广大市民和游客驻足观赏。庄浪县开展了一系列文化娱乐活动,组织庄浪高抬、地摊儿、马社火、秧歌、眉户等非遗项目进行展演,并举办“水墨丹青·诗画庄浪”贺新春全民书画作品展以及“文化进万家·指尖上的传承”手工非遗体验等各种活动,让人民群众感受中国年的氛围,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舞龙斗狮、秧歌、太平鼓、腰鼓、走高跷、铁芯子、滚灯、划旱船……永登县举行“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系列展演,13支代表队带来了一场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视觉盛宴。13个村镇的社火队踏着喜庆的鼓点,和着欢快的节拍相继登场。铿锵有力的“天下第一鼓”兰州太平鼓打响永登儿女的精气神,扮演春官、蛮婆子、瓜娃子的演员们和观众幽默互动,喝彩叫好声此起彼伏,现场群众的欢声笑语和演出人员的载歌载舞汇聚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为集中展示众多非遗项目提供了重要的文化空间。甘肃省非遗保护领域通过组织开展“视频直播家乡年”“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线上线下活动,让传统节日成为凝聚文化共识、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为广大人民群众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文化氛围。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遇见非遗 遇见茶
下一篇:榆中过年的习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