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中华文脉 中国文脉 作者:佚名 热度:
黄河象素材图(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
小学语文课本《黄河象》。
黄河象化石前留影(右一为姜登畔)。
庆阳市博物馆陈列的黄河象化石仿制品。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的小学语文第十册课本里,有一篇《黄河象》的课文令许多人记忆犹新,课文介绍:“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古生物大厅里,陈列着一具大象的骨架,这就是古代黄河象骨骼的化石。”
45年前的春夏之际,黄河象化石出土于甘肃合水县黄河流域。它身高4米,体长8米,象牙长达3米,仅发掘出的象头套箱就重达3吨。
黄河象出土细节一直鲜为人知。是谁发现了它?如何从山沟沟运往北京?
45年前的春天,许俊臣作为甘肃省合水县文化馆的一名工作人员,他参与了黄河象化石勘察发掘全过程。
许俊臣,是当时组建的三人勘察组成员之一,另外两人是甘肃省博物馆考古专家谢俊义、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教师谷祖刚。
封存了45年之久的珍贵记忆,只能从一个个亲历者那里寻回。
本报特约撰稿人 禄永峰
1
在甘肃省庆阳市,有母亲河之称的马莲河是庆阳境内最大的一条河流,古称湟涧,汉代称泥水,北魏后称马岭河。唐代因两大支流马岭水和白马水在庆城南汇合,故而将庆城以下的河段称马莲河。马莲河途经合水县何家畔乡和板桥乡。
1972年底,合水县计划在板桥公社马莲河畔穆旗生产队修建豁口水电站,利用马莲河水灌溉附近几千亩土地,提高粮食产量。对于干旱的黄土地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
时任甘肃省合水县粮食局局长的姜登畔是一位1938年参加陕甘宁游击队的老革命,他担任工程总指挥。姜登畔一方面按照施工设计要求,虚心向水利专家请教,和同事们研究施工方法,一方面会同板桥公社领导,发动群众,组织施工力量。当地许多农民扛着家中的镢头和铁锨,挑着笼担,推着架子车等农具,积极投入工程建设中。
当时既没有现代化的挖掘机,也没有现代化的推土机,完全是靠人工作业。大家人手一把农具,手挖肩挑,装车的装车,推土的推土,开山筑坝,修建水电站。虽是冬季,但大伙的热情非常高。
1973年元旦,姜登畔没有回家,坚持在工地工作。时间到了1月20日,姜登畔早晨和大伙出来施工时,本来冬季的天很冷,可是这天,太阳很红很温暖。
像往常一样,工地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十分繁忙。当天下午两点多,河岸西面山坡上,群众突然乱哄哄抢开了什么,有人喊着,挖出“龙骨”了,有人抱着“龙骨”向村里跑。当时和群众一起干活的姜登畔立即循声赶过去,很快制止住了哄抢的群众。他走到“龙骨”前,捡起一截碗口粗壮的像石头又像骨头的东西,看上去非常圆滑,而且十分坚硬。他发现断截还在沙土里,是什么这么长?(后经挖掘才知道,当时姜登畔看到的是最先被发掘出土的象牙,经整理复原后,象牙长3.04米)黄土下面到底埋藏着什么?姜登畔不知道,他果断决定:这肯定是个宝贝,应该上缴国家,谁也不许乱挖乱动。
姜登畔让闻讯赶来的生产队长带人去收回被群众哄抢走的“龙骨”,并指派两个民兵拿着一截“龙骨”,赶往15公里外的县城向县文化馆报告,组织群众用枯树木栽插标志,围了一圈。
第二天清晨,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合水县文化馆工作人员许俊臣赶到工地察看后认为,这是一个未知的古生物化石。他当天赶回县城,向县领导汇报。县领导让姜登畔加强现场保护,彻底收回民工已拿回家的“龙骨”,同时电告甘肃省文化主管部门。随后,合水县派出民警,保护现场。
甘肃省文化主管部门闻讯后,马上发函报告给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又着手组织人员前来勘察。因为甘肃省里的工作人员还未抵达合水县,“龙骨”的消息又不胫而走,偷挖的人越来越多,尽管千方百计采取了各种力所能及的保护措施,但大象的两枚门齿还是被偷挖了一小截。
2
时间过去了20天,3月10日,甘肃省博物馆谢俊义、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教师谷祖刚来到合水县,与许俊臣组成三人联合勘察组。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相关推荐
- 中国学者"海淘"敦煌文献15载:让流散的文化瑰宝"回家"
- 爷爷留下的传家宝,是70年代末的“头版小人书”
- 探访嘉峪关新城魏晋墓群六号墓
- 历史眼丨巧用谐音,景泰县取名趣谈
- 天祝铜牦牛 甘肃“第一牛”
- 传说刘伯温 在陇南 也斩过龙脉
- 张掖肃南:清明祭英烈 传承红色精神
- 以“中国笔墨”书写新时代长征史诗 ——甘肃积极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 历史眼丨唐玄宗做了个怪梦才有了正宁县之名
- 兰州人创造的奇迹 背冰上山栽活白塔山上第一批树苗
- 张家川马家塬遗址战国戎人车舆复原展举办
- 兰州“八办”纪念馆——文物里的红色故事
- 甘肃携秀美风光和经典非遗闪亮登场
- 南古城 一个王朝远去的背影
- 组织领导声势浩大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记土地革命时期的中共兰州特别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