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中华文脉 中国文脉 作者:佚名 热度:
□ 张巨鸿
虽然第一次真正踏上秦安的土地,但对我而言,却从小就知道了秦安这个名字。
我的家乡在靖远边远地区,童年、少年时的我就在那里度过。20世纪70年代,人们的生活还并不富裕,当时几十公里范围内只有一个商店,且距离非常遥远,人们购买东西没有交通工具,只能步行,通常往返一趟需要一天的时间。作为小孩的我们更是无缘去那里一次,是秦安的货郎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如梦如幻的美好境界。
秦安货郎,是甘肃人都耳熟能详的名字,他们走村串户,以地道的秦安方言“头发猪鬃换颜色”呼唤着村民,以物易物。在小孩的心目中,秦安货郎就是文明的代表,他们担子上木匣状的小方格里,盛满了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小物什:糖丸儿、花头绳、锡纸箔包装的针、各类颜色、泥塑的口哨等,透过上面明净的玻璃,吸引了小孩和妇女们的眼球,让贫瘠的山村一阵喧嚣。在货郎担另一头的竹筐里,是他们的储藏室,所换到的猪鬃和要补充的货物都在里面,新鲜又神秘。
20世纪80年代,货郎走村串户的目的已不再是单纯的“头发猪鬃换颜色”,也不再是单纯的维持生计,他们有意无意地在进行必要的资金原始积累。当有一天,他们忽然到某些家庭,看到了挂在墙上被熏得乌黑的字画,或者院落中丢弃的破陶罐、烂铜壶,都会和村民讨价还价,最后以物品换走它们,村民们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这些破玩意儿。货郎们之所以能注意到这些在村民心目中不起眼的东西,得益于他们的阅历和眼光。
此次来到秦安,参观女娲洞、女娲庙、大地湾遗址、街亭,听胡缵宗、安维峻的故事,通过近距离感受,对此地传承由来已久的历史文化,又有了深入了解,也就理解了秦安货郎生存能力之强、处事灵活、眼界开阔的原因了。
秦安货郎能在生活条件异常艰苦的时期,以其单薄的身躯,挑着货担游走西北,既想法糊住自己的口,又给家人提供相应的生活保障,是非常不易的。之后,他们经过前期的经验积累,以及走乡串户所开阔的视野和掌握的信息,知道人们需要什么,哪些东西能换来利润,于是掌握了商品需求信息的他们有的慢慢成为商贾,有的在外开了工厂,有的还开了大型超市等。他们遍布全国各地,甚至到了国外。就在我的家乡靖远,一整条街的商铺几乎全部由秦安人所开,他们的商品价格低、服务态度好,勤快、灵活,大家都喜欢到他们的店里购买商品,这些人几乎都有过当货郎的经历。
秦安货郎的生存、发展、成功,与其古老的生活、文化环境和条件不可分割,大地湾文化、秦汉文化、夷狄文化、三国文化、丝绸古道文化等,历经朝代,积淀深厚,造就了一批又一批勤劳、善良的秦安人民。
这次来到秦安进行丝绸之路甘肃段语言文化考察,又听到了幼时就熟悉的方言,非常感慨。许多外地朋友与他们交流,都不会完全听懂他们的话,但我一听就明白,这得益于秦安货郎对其语言的传播,使我耳熟能详。
秦安货郎是封闭时期解决商品交流困难、打通乡村经络、传播文化信息的使者,秦安货郎时代是已经消失了的我们永久的一段文化记忆。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相关推荐
- 中国学者"海淘"敦煌文献15载:让流散的文化瑰宝"回家"
- 爷爷留下的传家宝,是70年代末的“头版小人书”
- 探访嘉峪关新城魏晋墓群六号墓
- 历史眼丨巧用谐音,景泰县取名趣谈
- 天祝铜牦牛 甘肃“第一牛”
- 传说刘伯温 在陇南 也斩过龙脉
- 张掖肃南:清明祭英烈 传承红色精神
- 以“中国笔墨”书写新时代长征史诗 ——甘肃积极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 历史眼丨唐玄宗做了个怪梦才有了正宁县之名
- 兰州人创造的奇迹 背冰上山栽活白塔山上第一批树苗
- 张家川马家塬遗址战国戎人车舆复原展举办
- 兰州“八办”纪念馆——文物里的红色故事
- 甘肃携秀美风光和经典非遗闪亮登场
- 南古城 一个王朝远去的背影
- 组织领导声势浩大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记土地革命时期的中共兰州特别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