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教育观察 作者:佚名 热度:
编者的话:充满温情的亲子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结束了,但一幕幕让人忍俊不禁又感人至深的画面还留存在不少人的脑海中。在欢笑和感动之余,我 们总结出节目中的五大育儿问题,并邀请北京师范大学认知与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教授李君、广东爱家心理研究所理事长马健文、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小雷进行解 读。
教孩子正确对待输赢
场景:赶小猪比赛,林志颖的儿子Kimi求胜心切,但他的小猪却不给力。担心输掉比赛的Kimi开始情绪失控,摔绳子,大吵大闹。林志颖在幕后对此表示,平时经常给孩子灌输输赢观,这一事件值得反思。
专家解读:现代社会竞争激烈,适度让孩子感受输赢观念是有必要的,但不要把大人对输赢的虚荣心强加在孩子的身上。要告诉孩子,有赢就会有输,输 是永远无法避免的。即使是“常胜将军”,也一定品尝过不少失败的滋味。当孩子遭遇失败时,要告诉孩子尽力就是“赢”了,这样远比“努力一点,要不然会输” 更具鼓励作用。春节快到了,带孩子走亲访友难免有人询问成绩。家长此时不要强迫孩子说出名次、分数,更不要因为孩子名次差让自己面子过不去就责备孩子。身 教重于言传,家长陪孩子做游戏时可故意“输”给孩子,告诉他得第二名的感受,并告诉孩子:“第二名也不错。不过我要加油追上宝宝,争取第一。”
消除孩子的负面情绪
场景:初到条件恶劣的农村,田亮的女儿“森碟”田雨橙大哭起来。田亮起初不知所措,像唐僧一样讲大道理,却以失败告终。
专家解读: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差,应对他们大哭大闹是每个父母的必修课。孩子哭闹、发脾气是发泄负面情绪的本能行为,但通常方法比较激烈,常会阻碍理性思考。家长应引导孩子用适宜的方式表达情绪。
孩子哭闹时,父母首先要接纳孩子的情绪和行为。可以告诉孩子:“爸爸知道你不愿住在这里,别害怕,爸爸和你在一起。”让孩子感受到伤心时有人在 陪着他。还可以用一个小游戏来帮孩子消气:在一张厚纸板上画各种生气时的脸孔,如横眉竖眼、喷火的鼻孔等,引导孩子生气时将脸谱摆在桌子上,既能缓和怒 气,又能让别人了解自己现在的心情。
家长还要避免4种错误做法:1.以暴制暴,如“再闹,就给我试试看”;2.当孩子情绪的奴隶,如“不哭就给你买玩具”;3.给孩子贴标签,如“爱哭鬼惹人厌”;4.轻描淡写,如“别垂头丧气了,振作一点”。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场景:田雨橙在节目初期非常不独立,但随着节目推进,在几次离开了爸爸田亮独自完成任务后,田雨橙变成了独立的“女汉子”,帮妹妹提菜篮,帮Kimi抓羊。而Kimi这个离了爸爸就哭的孩子,在一次林志颖狠心离去后不哭不闹,独立性大大提高。
专家解读:许多孩子都是“独苗”,被许多长辈宠爱,导致独立性差,离开了父母不知道怎么办。从心理学角度讲,孩子是独立的个体,需要有机会来自己做决定,锻炼决策能力,体会自主选择的快乐。所以,无论父母怎样担心,也应该给孩子充分的选择权。
培养独立能力不能急功近利,而要由简到繁、循序渐进、有耐心。例如培养孩子独立吃饭,可1岁时教孩子用小勺吃饭,1岁半左右教孩子左手扶碗,右 手拿勺自己独立吃饭,饭后用餐巾擦嘴。教孩子学会求助也很重要。比如带孩子买东西,到商店后可以让孩子自己去问售货员,得到答案后孩子会有成就感,更有勇 气和动力独自做事情。
教孩子做家务
场景:《爸爸去哪儿》里几乎每一顿饭都需要爸爸们想办法,在此过程中,宝宝们帮着爸爸做家务让人感到很温馨。尤其是张亮的儿子天天帮着烧火、择菜,被夸成“小暖男”。
专家解读:现实中大多数家庭里,家长常抱着“孩子还小不懂事”或“耽误学习”的心态不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意大利幼儿教育学家蒙特梭利曾说过: “儿童对劳动从不厌倦。劳动使他成长,劳动让他更具活力。”美国哈佛大学一项长达20年的跟踪调查发现,美国小学生每日劳动的时间为1.2小时,中国小学 生每日劳动的时间为0.2小时;爱做家务的孩子与不爱做家务的孩子相比,长大后的失业率为1:15,犯罪率为1:10,平均收入高出20%。做家务能增强 孩子的家庭归属感,建立自我价值感、自信心与责任感。家长可依照孩子的身心发展程度让他学习做些游刃有余且有趣的事,比如让1岁左右的孩子拿拖鞋或递物品 给大人,收集垃圾、把衣服、玩具放进篮子里等;让2岁的孩子擦桌子、洗自己用过的盘子,在限定的空间范围内扫地、擦地板等;让3岁的孩子将用好的毛巾、牙 刷挂好、放整齐,清理自己吃完饭后的桌面等。
教孩子讲礼貌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马云重回课堂:艺术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一篇:探访东莞“女德班”
相关推荐
- 名目繁多的兴趣班、集训考级撑起的暑假快乐吗?
- 高分考生入读职校引热议,职业教育贯通培养为何广受青睐?
- “板凳男孩”方宇翔:没有腿一样军训与“奔跑”
- 人民日报四问校外培训乱象④:校内减负校外增负怪圈怎么破
- 人民日报四问校外培训乱象③:要深挖病根更要对症下药
- 人民日报四问校外培训乱象②:这是教知识 还是教套路
- 人民日报四问校外培训乱象①:这是做教育 还是做生意
- 为何高考成绩总在“晚上”公布?其实为了考生好,非常贴心
- 在线教育喜忧参半
- 做教育,对母亲意味着什么?做母亲,对教育意味着什么?
- 每5个中小学生中就有一个小胖墩儿,专家详解肥胖防控怎么做
- 高考灰生态
- 人民财评:“后高考经济”,热浪下更需冷思考
- “双减”风暴来袭,教育培训暑期档凉凉,对托育市场有何影响?
- “双减政策”严压 教培“凛冬”如何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