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教育观察   作者:佚名   热度:

解决什么问题比改革高考更重要?

关注那些进不了大学的60%的人,解决他们的出路,这才是问题的要害。

(葛剑雄教授一向很任性,勇于直言不讳。或许你我都不能全然认同他在本文中的所有观点,但读罢此文仍然会对我们有所启发。)

今天上午我们去人民大会堂列席人大开幕式,重头戏是听李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下午我们讨论这个报告。当然我们跟“人大”不同,“人大”是需要审议和投票通过的,我们可以提意见,我们“政协”不是权力机关,用不到我们投票。

报告中,我关心的还是教育方面,因为我是教育界的。而且我感到中国的教育也的确值得大家来关注。

这几年我经常强调一句话“中国的教育问题,还是教育的中国问题”。为什么说是“教育的中国问题”呢?因为教育已经跟中国很多本来不该和教育有关的东西搞在一起了。你看全世界有哪个国家全民关注高考到了中国的程度的?有没有哪个国家从高考的激烈竞争,往前一直延伸到中考、小升初、幼升小的?我曾开过玩笑:如果这个情况不改变,下一步就是胎教竞争甚至基因配对了。

中国的教育问题,因此也成了教育的中国问题。不要说爷爷奶奶都参与进来,亲友通通都要联系,黑道白道一起用,就为了孩子上大学。好多造假、作弊都是家长参与的,甚至背后还有犯罪集团和利益团伙。这是什么原因呢?

去年开“两会”的时候,教育部公布了要实施的几项政策,第一项就是高考改革。我当时就发表不同意见,我认为那是舍本逐末,今年我还是反对。

对上海和另一个省份已经公布的高考改革方案,我可以预言,有的是做不下去的,有的会是适得其反。举个例子,上海现有的方案里面讲到外语考试:考生可以考两次外语,取其中成绩好的一次。你以为这是减轻负担吗?如果没有考满分,有谁考了第一次后敢放弃第二次的?这样考一次变成考两次,不是负担更重吗?

有的愿望是良好的。比如多元录取,参考学生其它的表现。请问表现怎么打分呢?描述性的句子怎么比较呢?不同的老师和校长掌握的标准会一致吗?打分会公平吗?这种改革,不仅没有减轻学生负担,反而还可能增加不少考试的社会成本。

在功课压力没有减轻的前提下,学生选择的考试科目肯定是重点考虑哪门功课容易得高分,而不是考虑兴趣和将来的发展方向。

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呢?

一是,这种改革,改变不了中国大学的毛录取率40%这个比例。不管用什么方法考试,最后只能选出40%的人来上大学,无非是这40%和那40%的差别。

二是,这种改革是针对以前高考的弊病了吗?但现在看不出以前的高考有多少弊病。你说不公平,中国有那么多年的考试经验,现在看来基本上都是合理的。有人说“高分低能”,那么请问招进大学的能力就差吗?有人说考试的压力影响了发挥,那这是个人的原因,还是考试制度的责任呢?目前为止,没有有说服力的调查来证明以前的高考有多少弊病。因此改革的前提就是盲目的。有人说“一考定终生”,现在今年考不上,明年可以再考啊。再说人生很多的考试都只有一次,公务员考试,运动员的比赛等等,并不算不公平。

那么最重要的问题在哪里呢?其实去年“两会”期间,俞正声主席来的那次,我已经把这个观点说了,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是,我们不是真正的全民教育。

我们把过多的精力关注在高考上,认为只有高考才能显示我们的教育水平。关注那些进不了大学的60%的人,解决他们的出路,这才是问题的要害。国家要引导他们在考大学之前就进行分流,有好的出路,这样才能让大家都没有压力。这个问题迟迟得不到重视和解决。

现在为什么所有的家庭困难再多也要考大学呢?有的家长明明知道自己的孩子不喜欢读书,不具备这个能力,还是让他们上,甚至为此行贿、买卖,为什么呢?原因就是,上大学以外的学生,没有很好的出路,将来不可能有同等的社会地位,得不到同样的尊重。这才是问题的要害。我们的农民、工人,他们的社会地位很明显是降低了。同一个企业、单位里,没有大学文凭的人能和有大学文凭的人平起平坐吗?还有农村的孩子,因为政策的原因,除了上大学,进城根本没有出路。这样才导致所有人都为了高考而努力。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教育的广度与深度

下一篇:你相信吗?未来可以这样“生产”学校




  相关推荐